日式炸豬排的由來
日式炸豬排已經是日本的國民美食,其實,它在日本料理的歷史並不算長。大約在明治末年,東京出現炸豬排配高麗菜絲的吃法,據說是因為當時日本受到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,開始出現牛排料理,但因大部分的日本人吃不慣,所以一個老師傅將牛肉切薄後,以天婦羅的做法油炸,沒想到竟大受歡迎。
後來,有人起而仿效,將豬肉也用同樣的做法處理,於是成為最早的日式炸豬排,再經過慢慢地演變,就成了現今我們常吃、沾上麵包粉油炸的日式豬排。除了搭配帶酸味的濃醋醬、味噌醬、蘿蔔泥一起吃之外,也有搭配咖哩、做成丼飯等不同的吃法,台灣更出現許多花式的創意豬排,讓小小一塊豬排有了許多不一樣的變化。
卡滋
地址:台北市八德路四段277號之1
電話:02-2748-7767
八德路和東興街口的「卡滋」算是一家滿低調的日式豬排店,位於人潮不多的地段,但經營2年來,累積了不少好口碑,也培養了不少死忠的顧客。
看起來很年輕的老闆兼主廚石明軒,曾任職豬排料理名店,因此,處理每一塊豬排時,都十分講究。除了選用冷藏里肌肉及腰內肉之外,每塊豬排還要拍打、以薄鹽調味,並沾上特別向麵包店訂購的新鮮麵包粉油炸,炸油裡還混合了一定比例的芝麻油,讓炸好的豬排本身就香氣十足。
石明軒表示,新鮮麵包粉看起來顆粒雖粗,但炸過後質地酥脆,也比較容易「站」在豬排上,最重要的是入口即化,不會有硬脆的感覺,和豬排一起食用,會呈現和諧的口感。除了豬排之外,這裡的咖哩也是老闆引以自豪的地方,加了多種蔬菜熬煮8小時以上的咖哩,質地濃稠、香味十足,即使只是配著白飯,就足以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。
單品豬排可以選擇蘿蔔泥、味噌醬或咖哩醬做為沾醬,當然,經過主廚特別調製過的豬排醬,濃稠鹹酸的風味,是搭配炸物或是吃高麗菜時不可或缺。除了炸物之外,這裡的壽喜燒也是點用率頗高的單品,讓不想吃豬排的人也有其他的選擇。
![]() |
炸豬排腰內肉套餐 |
由完全是瘦肉的腰內肉炸成,質地柔軟多汁。石明軒強調,油炸時一定要掌控在8分熟,利用餘溫將豬肉熟化為9成,切開後,呈現粉紅色的斷面,才是最美味的口感﹔只需淋上豬排醬,就超級美味。
天氣熱時很受好評的信州涼麵,搭配的是炸里肌肉,帶筋且油脂分布較多的部位,最受客人喜好,是坊間較少見的吃法。石明軒認為,涼麵的清爽搭配炸豬排,呈現兩極化的口感,特別在天氣熱時,很受消費者喜愛。
炸好的里肌豬排放入加了洋蔥、蛋液及特調日式醬汁的鍋裡略為煮過,再整個倒入白飯上的傳統丼飯吃法﹔豬排與白飯吸收了醬汁的鹹甘味,顯得更為多汁味美。
精選帶皮雞腿肉做的炸雞排,因為油脂分布均勻細膩,再加上雞腿肉本身甜滑多汁的口感,顛覆一般人對雞胸肉雞排的刻板印象﹔沾上熬煮多時、濃郁且帶甜味的日式咖哩醬汁一起食用,讓人忍不住想多吃1碗飯。